「柯哀」的出現并非是粉絲們的自作多情,而是青山老師的有意為之
有人說「柯哀」是粉絲們的自作多情,但我想說這就是作者青山剛昌的「有意為之」,只不過也許就連他自己也沒想到這個設定到最后發展到了 可以對抗主角CP的程度。
別急著反駁我,不如先來看看我的一些個人理解然后再互相交流下。
(僅個人娛樂參考,請勿過度解讀)
《名偵探柯南》并非一部純正的推理動漫
嚴格說來柯南并不算嚴格意義上的推理懸疑類作品,因為它在推理的嚴密性上被《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甩出一大截,甚至對比《偵探學院Q》也遜色不少。
它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全年齡向的平民動漫和文化標識而存在。
這并非是由于作者青山剛昌的能力不足,而是由于其篇幅太長,而精彩故事數目有限。故事處于早期階段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又一個精彩紛呈的情節設計和詭計手法,比如廣受好評的 「月光奏鳴曲事件」、嚇壞一代小朋友的「 繃帶怪人」、沿襲推理小說 經典模式暴風雪山莊的福爾摩斯迷事件(平次登場)還有 藍色古堡探險,都是令人叫好的作品經典篇章。
然而精彩的核心設計牌逐漸被打完之后,故事進入不溫不火的疲乏期。
本來作者手里的牌一共有三張: 詭計、案件、手法、精彩的情節算是一張,關于黑衣組織的主線劇情算是一張,人物的刻畫和感情描寫是一張, 在第一張牌逐漸失去效果之后,作者面臨著選擇的問題。
顯然, 作者不可能在漫畫仍有大把利潤可圖時貿然打出主線劇情牌,就此結束《名偵探柯南》,盡管這會使得整部漫畫顯得更不失為一部杰作,而不是讓連篇累牘的日常劇情把本該懸念迭起、[高·潮]不斷的主線切得七零八落。
那麼剩下的選擇只有對人物剩余價值的發掘,而其中最典型的莫過于感情線的刻畫。在經歷前期臉譜化的創作之后,作者顯然變得更加精明,開始一個不落地為漫畫中的登場角色編寫屬于他們自己的故事: 比如高木和佐藤的戀愛物語、白鳥和小林的童年故事、阿笠博士的初戀等,甚至連目暮警官這個幾乎看上去沒什麼故事的男人都有了自己的故事。
這也許是青山剛昌在其偵探核心部分的山窮水盡之后的一手妙棋。這樣的故事,不僅僅使得登場的人物個個鮮活多姿,大大增加了故事的感染力和情節的張力,而且也擴展了自己作品的受眾。
然而人物是有限的,劇情卻要被迫無限地延續下去。
在高木佐藤已經妥帖、白鳥小林找到真愛甚至連偏遠地區的刑警都追回了已經嫁為人婦的女朋友的情況下,平次和和葉是官方設定的情侶,觀眾們也樂意看他們出場演繹劇情,然而配角無論如何也不能經常出現,至于基德和青子,那根本就是另一部作品中的人物了, 所以作者只能從主角身上打主意。
感情線的大旗,終歸還是要靠主角工藤新一/江戶川柯南本人來支撐,除非青山剛昌愿意敘敘小五郎和妃律師之間的恩怨,硬生生在一部少年偵探漫畫中搞出一場倫理劇。
可是要寫主角的感情戲,卻是自己給自己設下了一個局。
在灰原哀出現之前,任何一個喜歡本作的讀者都會告訴你,新一喜歡小蘭,小蘭喜歡新一。
這幾乎就是官方的設定,毫無動搖的余地。然而若是要就著這個「女方癡情等待,男方默默守護」的基本設定延續下去寫出令人叫好的感情戲,那卻是相當的難。
一方面是因為這樣的設定本身太過于死板,幾乎沒有給人留下任何的余地。
另一方面,在長期的等待的苦情戲和好似作者迫不得已而捏造的過去的回憶的熏陶下,相當一部分觀眾感到膩味。之所以說這樣的設定是死板的,
原因有以下幾個:
第一,這樣的設定注定了新一和小蘭在故事進行的時間里沒有辦法得到任何進展。
因為如果要進展,首先就要否定掉「柯南不是新一」這樣一個大前提,而這,恰好也是故事進行的前提、柯南自己的底線(「不能讓小蘭卷入事件」)和新蘭感情最大的籌碼,即 「遭遇不幸的男方在女方不知情的情況下默默守護」這樣一張牌。
第二,這樣的設定注定了他們之間感情的一切都必須擺上台面而失卻「留白」手法帶來的委婉含蓄——虛構故事中常常使用留白來達到傳遞感情、思想的目的,也恰恰多是因為留白而感人至深。
本就已經「分隔」的兩個人,如果再委婉含蓄,那幾乎就完全無法達到向讀者傳達「他們之間是有感情的」的目的。試想一下,柯南狀態下的新一為小蘭準備了禮物,然而并未被畫出,那麼非但小蘭不會認為那是新一的禮物,讀者也會覺得莫名其妙。
總結:
綜上所述,要僅靠新一和蘭之間那段漸漸已經被故事挖掘得幾乎毫無新意的感情,和時不時出現的「高中某日回憶篇」、「小學某日回憶篇」來撐起負有重任的主角感情線,顯然力不從心,讀者也未必買單。于是,青山剛昌有意制造了柯南和灰原之間的曖昧,通過「三角戀」的模式來維系感情線的可持續發展。
因此,柯哀這對配對的存在,并非純粹來自于讀者臆想,而是青山本人有意為之。
最后你們感覺「柯哀」的出現是作者的有意為之還是無心之舉,歡迎留言。